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新闻动态>>正文
带你了解第三学期你知道与不知道的课程
  发布时间:2021-07-09 | 所属部门:

(通讯员李黎、黄子寒)6月27日,第三学期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学校开设了426门课程,719个课头,其中包含20门国际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164门,9门体育课,学生选课人数16397人,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你知道与不知道的课程……

国际前沿讲座类跨学科课程——外教助教合力保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机器人如何控制?我来给大家示教学习一下。”6月28日晚,在文理学部教五楼107教室,外教正在进行线上教学,由菲律宾环球360官网开设的8门第三学期国际前沿讲座类跨学科课程正式开讲。在国际前沿讲座类跨学科课程课堂上,你会发现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从理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到工科专业如计算机,以及人文社科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新闻传播,不同专业的同学对课程内容有不同角度的好奇与期待。

外教们为了防止网络不稳定影响教学效果,有的专门提前录制好了课程视频,每一页课件配合语音讲解,犹如老师就在讲台之上,讲授的同时留有“互动”体验环节,精心准备的视频备份保证了课程顺利进行。同时,课间时,外教也和同学们进行短暂的交流互动,这种热爱教学、关爱学生的态度令人感动。

走进课堂,你还会发现,每一门国际前沿讲座类跨学科课堂上都能看到助教的身影,他们跟随着学生一起全程听课,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课堂外,助教根据需要协助教师做好课前教学准备等工作。有助教谈到:“这一次的教辅工作,是对个人生活的丰富,也是对个人知识的丰富。”

课堂上,学生们认真的听着屏幕另一端教师的授课,有的课堂虽然选课学生人数不多,但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感兴趣的方面有哪些。目前,学习已经过半,学生纷纷表示:“了解到第三学期开设了国际前沿讲座类跨学科课程后,抱着好奇的心态选了课,然而这门课并没有令我失望。学校邀请了多名任职于菲律宾环球360官网和海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为我们做讲座。教授讲课水平高超,用生动而浅显的语言为我们讲述当今的前沿技术。” 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国际前沿讲座类跨学科课程。

学院国际课程——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第三学期,各学院也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学者为本科生授课。电子信息学院、弘毅学堂、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等8个单位共开设12门国际课程。学生学习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学术大牛的渊博学识外,更重要的是开拓了眼界,知道现在科技前沿的发展角度以及发展的深度,《模式识别基础》课上,教师给学生分享了教师在诺贝尔奖颁奖地点的照片,学生们感慨万千,有的学生表示:“这不仅仅知识的传承,更是梦想的传递。学校利用网络授课技术,克服空间的鸿沟,让第三学期不一样!”

专业教育选修课——高层次人才教师阵容为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晶体化学》是由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开设的一门高质量专业选修课程,教师阵容强大。主讲教师国字号人才邓鹤翔教授重点研究方向为晶态纳米孔材料MOFs的系统性设计与合成,课程还邀请了北大的段老师做专题授课,段连运教授科研方向为结构化学和催化,主持并主讲北京大学“结构化学基础”课22年,多次获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在全国同类课程中有较大影响,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课程更是邀请到了就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奥马尔·亚吉(Omar.Yaghi),他在金属有机骨架等方面贡献了开创性工作,并掀起了金属有机骨架的研究热潮,当今世界被论文引用最多的科学家之一。强大的教师阵容为课程质量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晶体化学》课程内容包括根据分子式或化学式推导可能结构,分子及二维三维晶态材料的对称性构筑原则; X射线粉末衍射和单晶衍射的原理及实验操作等。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方向性,深耕学生在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深学生对学科掌握向纵深发展。同时横向拓宽学生实践技能,组织学生赴中国地质大学参观晶体结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模式不断改进

《文学欣赏与批评》是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利用国家精品课程MOOC的优质资源,强化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审美参与热情,达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审美能力提高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课程建有数字化平台,总计45个、时长近700分钟的教学视频,由专业影像公司与讲授者精诚合作,精心制作。精当的讲解,穿插由文学经典改编而来的影视片断,配上切题的背景音乐,使学习的过程成了审美享受的过程,深受学生欢迎。

《食品安全》主要讲授食品安全隐患的日常来源、合适的热量摄取和消耗、食品污染的来源、锻炼以及健康饮食的结构搭配等。第三学期的炎炎夏日,没有阻挡选课学生的热情。为了避免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不了解同学们关心的话题,鼓励同学们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等方式,直接向老师问出自己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老师根据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集中进行解答。这个教学环节非常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学生的赞扬。

体育课——由健向康转变

选了《太极文化与健康》的学生遇到蔺老师,激动的说到:“我终于选到你的课了!”后疫情时代,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体育定位也由健(锻炼身体)向康(康养身心)转变,由此引发体育养生热潮。此次体育部率先在第三学期开出9门作为试点,深受学生喜爱。第三学期课程安排虽然较密集,令学生和老师感到些许疲惫,但带来更多的是身体素质的提升、体育技能的娴熟和体育精神的塑造。选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赏析》的学生表示:“这门课程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闭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